这次是我第三次参观兵马俑,虽然前两次的参观经历已经过去多年,但我对那里的景点、内容和讲解还记忆犹新。尽管如此,由于带着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他们,我还是决定买票进去。
对比前两次的参观体验,这次我有了新的感受。首先,门票价格比以前上涨了许多,第一次来时我记得是80元,第二次涨到了100元,而这次则是150元。其次,景区建设也明显扩大了规模,连检票的地方都与原来有所不同。此外,配套的商业服务场所也增加了不少。
原本打算找一个导游为我们讲解,但到那里一看,发现已经没有了,工作人员让我们进里面再去找。考虑到可能会找不到,我只好租了一台电子讲解仪。每台仪器租金30元,比请导游贵多了。更令人恼火的是,我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是这个讲解仪不响了,就是那个讲解仪不工作了,还有一个甚至没电了。这让我不得不来回跑了几趟,结果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整地听一遍讲解。不过,因为我之前来过两次,这次主要是为了给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并充当业余讲解员,只要能让大家高兴,我就满足了。
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看了三个兵马俑遗址坑、一个珍宝馆以及一部环幕电影。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只看了三个坑和环幕电影,错过了珍宝馆。第二次再来时,我又只看了三个坑,其他都没看到。这次,我又看了三个坑,但由于环幕电影正在升级,所以没能看到。难得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参观珍宝馆,也就是陈放铜车马的展馆,这也算是一次充实的旅行。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共有三个坑。这三个坑的编号是根据它们被发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最早被发现的一号俑坑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坑,内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即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中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形成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坑,呈长方形,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站在栏杆旁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仿佛让人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古战场之中,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西面未发掘的地方,我们还看到了兵马俑的修复现场。尽管没有人员在工作,但能看到整齐的工作台,看到部分修复后的陶俑在那里晾干,部分陶俑吊在工作架上。想到考古工作者要将那一片片陶碎片细心粘合复原,不禁感慨其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以及精细度之强。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被誉为秦俑坑中的精华,它的发现揭示了古代军阵的秘密。平面略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攻,退可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与二号坑东西相对,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珍宝馆,顾名思义,是用来陈列珍贵文物的场馆。在秦皇陵珍宝馆,主要展示有两辆大型铜车马。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后,我们驱车前往丽山园。丽山园实际上是真正的秦始皇陵墓所在地。这里的绿化很好,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陵的封土,还有几个小的陪葬坑。由于天色已晚,加上大家都比较疲乏,只有我们三人去看了看封土,那几个陪葬坑就没有去看,留待以后再游览吧。
虽然是第三次来兵马俑,但这次我觉得收获颇丰。那宏大的兵马俑场面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那些做工精细、表情丰富、形态各异的陶俑净化了我的心灵;那精致的铜车马、绚烂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使我在第三次参观时得以见到它们的真实面目。特别是能陪着家人一起来参观,这种感觉与前两次截然不同。
看来,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多陪伴家人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放松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