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对散文接触不多的人,我对散文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当我看到《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时,我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想法:这无非就是一篇描绘秋景、抒发情感的文章。许多散文家都喜欢选择秋天作为主题,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感伤与思考的季节。
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篇文章阅读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肤浅和片面。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就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喜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的把手边的东西甩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开了,我推你出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着这两条可怜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着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对于文中的问题,“我”双腿瘫痪后为什么母亲侍弄的花都死了?我想是因为母亲一直默默地守候在我身边,照顾我,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料理那些花花草草。虽然我认为自己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但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
这篇散文真的很有感染力,我本身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当读到“她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把他抬上车的时候,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的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一段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在这段文字之前,母亲还央求我去北海看花,两段内容的反差如此之大,让我一时无法接受。我经常阅读小说,但是很少有作品能像这篇散文一样让我产生如此深的情感共鸣。
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这句话让我感到无比的心痛和愧疚。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灿烂。我懂母亲还没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这是最后一段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段,用秋景结尾,妹妹替母亲完成了她未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