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文盲被视为无知、无学问的象征,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立足。然而,有些人在并非文盲的情况下,却选择成为“假文盲”,甘愿忽视自己的道德和责任。
在一个母子上车处,一排大男人手插口袋,挺胸抬头,神态自若地站在那里。他们面不改色,心不跳,像一群无所畏惧的大丈夫。栏杆外,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吃力地望着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她的目光充满了期待和无助。然而,这些男人们却仿佛视而不见,即使告示牌上清晰地写着“母子上车处”,他们也丝毫没有让位的意思,稳如泰山般站立在那里。
这样的“假文盲”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专座常常被年轻力壮的人占据,他们对真正需要座位的人熟视无睹。绿色的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踩踏”的牌子,但仍然有人在上面玩耍、奔跑。公共场合挂着“禁止吸烟”的指示牌,却有人无视规定,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的感受。
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做“假文盲”,归根结底是因为自私。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便利,即使是违规、犯法也在所不惜。他们假装不识字,利用文盲的身份,占别人的便宜,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如果社会上的人再不提高公德心,那么“假文盲”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这种不良的现象能够逐渐消失,不再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在新的世纪里,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假文盲”,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