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了一篇名为《穷人》的文章,这篇作品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文章讲述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桑娜和渔夫夫妇收养了他们死去邻居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当我初次阅读这篇文章时,我感到十分困惑。桑娜和渔夫的家庭本就贫穷,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再增加两个孩子的负担,岂不是让他们陷入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困境?然而,在我再次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才恍然大悟。这种无私的行为,无论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彰显出他们的善良。而对桑娜来说,她选择收养这两个孩子,无疑是她善良品质的最佳体现。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和母亲一同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不仅突出了作者对于人物心理活动描绘的细腻,也让我们看到了渔夫的善良之心。虽然他在故事中似乎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但他的那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却揭示了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拥有一颗愿意承受苦难也要帮助他人的心。
如果你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你就会发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与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敢于批评社会,批判权威。在沙俄时代,这是一个黑暗且贫穷的时代,海边的渔民生活更是贫困潦倒。然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善良和怜悯的心。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的人们呢?面对伤者需要送往医院,没有人伸出援手;路边跌倒的老年人,无人去扶;想要过马路的小妹妹,也没有人牵着她们过去。这就是现代人,对世界漠不关心的现代人!我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只有穷人才有善良的心?既然沙俄时代的人都能拥有善良的心,那么现代人又何尝不能?
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向桑娜和渔夫学习,拥有一颗即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心,同时也应该让周围的人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