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这是一句千百年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维护,更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守候。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这些深沉的话语,足以揭示出诚信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山宾的人,他的诚实守信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他担任州官的时候,为了救济穷人,他毅然决定开仓放粮,虽然因此得罪了朝廷,被罢除了官职,但他并没有后悔。有一天,家中穷得揭不开锅,山宾无奈之下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赶到集市上卖了。当他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他没有犹豫,立即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主动向他说明情况,并退了一半的钱。这种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要讲诚信的行为,无疑使山宾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再来看看另一位讲诚信的人物——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她哄孩子说:“孩子,听话,你在家等着妈妈,等我从集上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听后便安静地在家里等待。然而,当她赶集回来后,却发现曾子正在石头上磨刀,原来他是要杀猪。曾子的妻子连忙上前阻止,但曾子却坚定地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最终,曾子还是把猪杀了,以此来履行他对孩子的承诺。
无论是山宾还是曾子,他们都在尽力维护和守候诚信,他们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讲诚信,可以是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也可以是在作业没有完成时,和老师说明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讲诚信,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任。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我们或许不能做到每一句话都说得好、说得妙,但我们一定要做到言必求实、求真,言而有信。
让我们将诚信牢记心中,在书中寻找诚信,在生活中守候诚信,在实践中坚守诺言,让诚信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推动我们健康成长,助我们扬帆远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