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这个深深浸润着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的节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里显得格外庄重且温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遵循着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晚辈们对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表现出更多的关爱与体贴。他们精心为老人们烹饪可口佳肴,让岁月沉淀下的味蕾再次体验到家庭温暖的味道。即便是已经分家另过的亲属,也会在这特殊的一天里探望年迈的长辈,而嫁出去的女儿更是早早回到娘家,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在条件允许的家庭中,年轻一辈还会陪伴老人走出家门,或游走于繁华热闹的街头巷尾,或漫步在宁静宜人的公园之中,让老人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开阔心胸,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同时,赏菊是重阳节的一大传统活动,各大公园如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等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金黄璀璨的菊花争艳斗丽,象征着尊老爱老的精神风貌以及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盼。
清代时期,北京城内放风筝的习俗尤为盛行,每逢重阳,市民纷纷走向空旷之地,手持五彩斑斓的纸鸢,借着秋风之力将其送上蓝天,这一幕热闹非凡的景象成为了当时京城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店铺集市还是花市,各式各样的风筝琳琅满目,其中尤以花市的风筝最为齐全且工艺精良。
时光荏苒,曾经的大杂院已历经变迁,过去那种“又见花糕处处忙”的重阳景象似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每逢佳节吉日,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回忆起那些在庭院中围坐一堂,吃着香甜花糕,品着清淡茶水,谈笑风生的老邻居们;怀念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欢声笑语、嬉戏玩耍的日子。此时此刻,毛泽东的诗词《采桑子·重阳》仿佛跨越时空回响在耳畔:“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更寄托了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