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生动有趣的俗语揭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冬的独特习俗。据史书记载,饺子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但那时的饺子与现在的馄饨相似,煮熟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因此当时的百姓将它称为“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形态。
追溯到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因疾病肆虐而辞官回乡。正巧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目睹南阳的老百姓们饥寒交迫,许多人的耳朵都被严寒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不计其数。面对这种情况,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起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熬煮羊肉、辣椒和其他祛寒提热的药材。然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食物,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从冬至吃到除夕,这些食物帮助人们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开始模仿制作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其为“扁食”或“烫面饺”。冬至吃饺子的传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另一方面,我们的老话“吃啥补啥”也在这其中发挥了作用。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气转凉,耳朵暴露在外很容易被冻伤。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可以表达家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