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当前位置 /首页/记叙文/节日/正文

清明

800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四月的第四日至第六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踏青出游的好时机。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人们喜欢外出踏青,并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日子。

清明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传统的习俗,扫墓时,人们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奉在亲人的墓前,再焚烧纸钱,为坟墓添上新土,插上几枝嫩绿的新枝,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即使到了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话充分描绘了清明节的特殊氛围。这是百姓寄托哀思的传统节目,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随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的到来,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而文明祭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是因为,在那几天,人们烧纸币,献祭品,鞭炮齐鸣,念经布道,超度亡灵,往往导致火灾频发。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现代文明社会要求我们革除清明祭祀的陈旧习俗、旧习惯,推广新的礼仪、新的风尚,提倡文明的祭奠方式。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更不必被陈规陋习所束缚。

随着人们对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绿色的、安全的环保祭祀方式,如植树、朗诵、在祖先墓前献一束鲜花或放一首歌曲等,都值得借鉴。实际上,在祭奠亡灵的时候,花费大量的钱财,倒不如将财物和温暖给予还在世的亲人,这样更能体现时代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提倡在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办丧事以花费少量的钱为主,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人过世后不起坟墓,不立墓碑,不留标志,提倡骨灰撒散,种植纪念树,不焚烧祭品等。

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习俗,清明祭祀的一些陈规陋习已经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心中,要得到彻底的改革,需要一定的过程,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是家人行孝的具体表现,但也希望大家能尽量无烟扫墓、文民祭祖。

 

 

word文档
清明
将本文Word文档免费下载到电脑或在线打印

下载文档

打印文档

英文作文

TAG标签:
本站内容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