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外面的风雪如猛兽般咆哮,而屋内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仿佛一片安详的世外桃源。周末的早晨,我起身走进厨房,决定为我心爱的儿子煮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面粘粥。那金黄的玉米面,在锅中慢慢煮熟,香气四溢,带着浓浓的母爱。然而,当我把这碗寓意深厚的粘粥端到儿子面前时,他却一脸嫌弃,大声嚷嚷着不喜欢喝。那一刻,我心中的怒火如火山般喷发,生气与伤心交织在一起,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眼前的孩子,他们怎么会懂得我们那一代人过日子的艰辛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总是特别寒冷。我们的教室窗户是简陋的木头窗棱,没有玻璃,只有用白纸糊上的窗户挡风遮雨。而课桌更是简陋得让人心疼,两边是夯实的土堆,上面铺一块冰冷的水泥板,那就是我们写字、学习的地方。冬天的时候,为了抵御严寒,老师会让我们每人交一分钱,买来白纸把窗户糊上。没有浆糊,我们就从家里带一点面粉来打。那时家里都穷,很多孩子只能带一些玉米面、地瓜面等粗粮来替代白面。老师拿着瓢在门口一个个收集,然后打成浆糊,用来封住窗户缝隙,抵御寒风的侵袭。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教室应该是昏暗的,可为什么在我们的记忆里却并没有觉得那么黑暗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吧。那时的教室里没有火炉取暖,我们只能靠多穿衣物来御寒。我常常穿着两件棉袄,小棉袄外面再套一个大棉袄,腿上穿着厚厚的棉裤,脚上穿着妈妈亲手做的棉鞋。即便如此全副武装,我的手上、脚上甚至脸上、耳朵上都长满了冻疮。写字时不得不带着半截手套因为手指冻得太硬无法弯曲。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冻疮又痒得难受忍不住用手去挠一不小心就破皮溃烂留下难看的疤痕。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冬天里最让人留恋的是家里暖暖的炕头。妈妈在冬天来临之前会准备一堆煤饼子晚上就生起炕炉子。做完作业后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扒花生一边听着妈妈出口算题给我们做。那种感觉真是温馨又美好。扒花生不仅能挣钱还能烧火取暖真是一举两得。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姐姐去拾柴火为家里准备过冬的燃料。姐姐用小耙子拾草我就用妈妈做的竹签去串树叶。竹签上拴一根长长的线穿满了就把树叶撸下来再去串。妈妈总是夸我们懂事小小年纪就懂得帮家里分担劳务。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真是温室里的花朵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多少风雨和艰辛。他们冻不着、饿不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他们帮忙做点家务动不动就伸手要劳务费还说什么经济社会。考个好成绩呢要求物质奖励!想当年我们小时候放牛、打草、喂猪、养鸡成绩不好还得挨揍!现在的孩子打一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真让人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童年的冬天虽然天寒地冻但我们却在严冬里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学会了坚强像冬天的松树一样愈发挺拔。而现在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