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歆哲
“现在是北京时间2031年12月15日下午3时15分,我在诺贝尔奖颁发现场。歆哲先生因提取出能恢复人眼5。0以上视力的物质被授予今年诺贝尔医学奖……”
听着央视记者的实时报道,激动、喜悦、虚荣心一起融入身体各个部位,但更多的是饱经风雨之后的欣慰。一幅幅回忆的画面如电影般呈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回味无穷的宝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了这项研究。那是一次下班的路上,我看见地铁站里投射出3D人像报道说:“据悉,北京市已经有超过90%的人视力高达800度,眼镜成了街头的畅销品……”
听了这些报道,一股心酸的味道涌上心头,这味道比咸鸭蛋多了一些咸,又比苦瓜多了一份苦。我瞟了一下周围的人,只见他们几乎都戴着黑框、长长地一直延伸到耳朵边的眼镜,心里难受极了。
从这以后,我成天待在北医三院的医学实验室里,用一种特制的彩色电子显微镜来研究如何避免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和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想着,改着,调着。
渐渐地,我从胡萝卜和木耳中提取了胡萝卜素,并通过科学家在几个月前发现的一种新元素β20使它发生变异,这样既可以防止夜盲症,又可以让眼睛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渐渐从视网膜前方落到视网膜上,防止了近视眼,一举两得。
我的新发明成功引起了国家学术界的注意,国家指派了数位科研工作者与我一同完成了收尾工作。很快,我的发明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联合国让我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云指导。
那是一个响晴的上午,我身穿整洁的白大褂,怀揣着一颗紧张而兴奋的心,开始了现场手术。我熟练地给患者注射麻醉剂,然后将患者的眼睛边沿剖开,将变异的胡萝卜素滴入患者的视网膜内,用雪白的绷带把患者眼睛包扎上。
留观五分钟后,我取下患者的绷带,患者清醒了,给他做视力检查,发现患者的视力从以前的4。1变为5。0了。随着大屏幕前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响起,我激动得泪湿双眼。
“歆哲先生,请上台领奖。”我身边的翻译提醒我。我赶忙点点头,走上了讲台。一枚金牌挂在了我的胸前,闪着耀眼的光芒。我把坚硬的拳头放在胸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一刻,我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