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
未经风雨之人,是无法品咂出芦苇的好的,不需刻意做作地反复咀嚼,只是任记忆中潮湿厚重的水雾漫开就好。当数千鸿雁从江面上飞腾而过,从横无际涯的芦苇丛中掠出道道碧影,少年忽而明白了什么。
我忽的觉得长学问了,这朴素结净的芦苇便成了我难舍难分的喜好。
我的爷爷是颇爱芦苇的老中医,不仅仅爱其涛丽素雅,悠然自得的面貌。常年,家里就有几束晒过了干透了的芦苇作点缀,我不懂,白茫茫的残破的柳絮样,不能往深里看——因为没得看,爷爷总沉默着边听我的埋怨边翻药方,不做解释。
家住在小溪旁,每到秋天就开满了芦苇,看惯了大红大紫,再看这堆轻飘飘的白色,忽的感觉清新不少。爷爷时常在这时驾一叶扁舟,在无人来访的时候,静静闲闲地晃出一池水光潋滟。有人来访时,他就从小船上跃起,诊脉开药,两点一线的。只有地平线上太阳的升降能引得他略作摆动,它就是芦苇。
我从他那学了不少中医皮毛。平日看起来寡言少语的他总让我长学问。于是我便从不耐烦到默许,默许这芦苇的贴近。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老家的木门被人敲得几乎是要撞开了。对方气喘嘘嘘的哀求爷爷,拉着他的手求他看自己日薄西山的老母,爷爷一声不吭抓起雨伞消失在雨中。不理解他为何急成这副狼狈,看着他消瘦的身影一层层隐没在了千顷月明的芦苇中。
去时带了不少药,回来时却两手空空。他支支吾吾的说他们家经济不好,就不收费了,药也一并给了人家。那一刻的我似乎明白了爷爷,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这不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吗?
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如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会在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这样。这是芦苇、爷爷给我增长的人生学问!
一晃爷爷离开我们多年了,而他带给我的启蒙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就如这芦苇,浩浩荡荡,是我心里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