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引导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总是强调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教导孩子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屈服,面对大量知识内容时不气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路无止境,海有止境”。自古以来,寒窗苦读、一举成名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士人追求卓越。如果不能承受苦难,那么可能就无法有所作为。因此,在中华民族讨论成功之道时,这种精神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这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例如,那些埋头读书的人,他们的学习成绩永远不会变差;没有付出努力和毅力,是很难取得一定的成就的。然而,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他的勤奋努力是一种幸福。他想要的只是拓展自己的爱好,甚至愿意牺牲其他爱好。他必须克服不能两全其美的痛苦,因为他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善于学习新事物,实现目标,或者做一些好事。他无法或不喜欢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聪明人就是这样专注于自我提升。
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可能会显得很辛苦。当别人在玩耍时,他在学习;当别人在娱乐时,他却没有时间。他只是一味地读书,却从阅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他只是一味的学习,却从研究中体验到实验和成功的喜悦;他只是一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中,每一步每一滴都给他带来信心和满足感。人们被这样的特质所吸引,但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并不多。当他们以这样的毅力去做这些事情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虽然并不总是充满快乐,但只有有信心并主动去寻找的人,才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所谓的“努力”之类的,在别人眼里只是羡慕,他们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当每个学生都喜欢自己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培养他们的兴趣,很多人都对学习感到厌倦。他们学习是为了竞争,为了父母,为了明天,为了完成任务,但他们很少因为喜欢而学习,而是因为想知道,因为想学习而学习。我们的教育只培养了一些尖子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是建立在这么多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都为某件事感到骄傲,并且这些方面都是平等的,那么更多的学生就会有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