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

当前位置 /首页/记叙文/叙事/正文

民风民俗

850

我国古代的祭祀月亮习俗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正值秋粮丰收之际,人们为了感谢神祗的庇护,会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这被称为“秋报”。此时的气候,既不冷也不热,天空清澈高远,月亮明亮地挂在空中,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机。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祭月仪式逐渐被赏月所取代,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得以延续,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发展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因素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重要节日。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这些神话为月宫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绚丽的光环,使其充满了浪漫色彩。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和宴饮的习俗已经十分流行。从流传下来的诸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已经将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然而,当时的中秋节似乎仍然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中秋节正式形成并在民间盛行是在宋代。北宋时期,官方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开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佳节,各家各户都要设立“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的月饼必须是圆形的,瓜果则要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上还会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之后,人们会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瓜果月饼会被分给家中的每一个成员。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很多家庭还会设宴赏月,呈现出一片节日的盛况。

自明清以来,中秋节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南亚等地也开始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word文档
民风民俗
将本文Word文档免费下载到电脑或在线打印

下载文档

打印文档

英文作文

TAG标签:
本站内容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