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圆明园是一个哭泣的象征。她的肌体被英法联军肆意践踏,骨骼被摧毁,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那百年的疼痛,如同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了风雨,永恒地存在在我们的心中。
记得那是十年前的一次旅行,我去到了圆明园。当时,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他们说那里太远,没有什么可看的。然而我坚持要去,因为我知道,那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一个民族的记忆。
那天是阴雨连绵,冷风如刀般割在我的脸上。我独自沿着浩渺的湖水前行,四周空无一人。终于,我来到了大水法遗址前。尽管我已经无数次从图片和教科书中看到过这个地方的照片,但当我真实地站在这一片废墟前,感受着那些冰凉的玉石纹理,看着那些精致的欧式曲线和断裂的罗马石柱,我还是感到一股来自心底的震撼。那一刻,我流泪了,好在这周围没有别人。我没有带相机,但我把那些石块、石柱、石雕以及灰苍苍的天空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它们成为了我心中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天,我又说,我要再去一次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
当我再次走进圆明园时,我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清寂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现在也成了普通百姓流连忘返的地方。门票价格从五角涨到了二十五元,但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需要人管理,也需要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在我身边来回穿梭,邀请我去福海或绮春风,只需十元就能带我去看西洋楼。我对他们笑了笑,谢绝了他们的提议,我说我只是想一个人静静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