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临近,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即将开始。人们刚刚度过漫长的寒冬,冰雪覆盖,草木凋零,期待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人们满心欢喜,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这段时期被称为“迎春日”或“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人们会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传说中,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甚至吃到人。人们对它谈之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