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古以来的传承美德。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孝”字所传承的是一种深沉而温馨的情感,千百年来,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我们紧紧相连,从未断裂:从孝感天地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从啮指痛心的曾参,到刻木事亲的丁兰……这些故事无不揭示了孝道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每次,我独自漫步在黄昏的小路上,都能看到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那里叫卖,他们售卖的是一些新鲜的瓜菜。看看那些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就知道,这些瓜菜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种植出来的。然而,他们的孩子去了哪里呢?那些本应懂得养育之恩的孩子们应该让这些辛劳一生的老人住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喝着热腾腾的茉莉茶,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而不是让他们坐在冰凉的地面上,任由过往的路人投以冷漠的眼神。他们的孩子们有义务去赡养和照顾这些为他们付出了一生的父母。
一些外国人有独立生活的传统和价值观,所以,在他们成年后,都会纷纷与父母告别,因为这是他们认为十分正确的传统。然而,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把孝敬父母的孝心传承下去,而不是让我们的父母在晚年孤苦无依。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护,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其实,“孝”字不光可以用在父母身上,对于在少年时代给予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的老师,用“孝”字同样适用:曾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老师就是我们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二任“行走的书”,是老师教会我们复杂而又明了的母语:汉字;是老师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我们把汉字发扬光大;是老师在我们青春年华中反复指引着我们;也是老师,成就了我们的今天!因此,孝敬老师,也是为了感谢他们对我们无私的奉献和深厚的恩情。
中国的传统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团结、节约、诚实等众多美德。也许,孝顺承载着更多的道理,它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洁净,永远明亮,引导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