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可能来自于一句善意的谎言,也可能源自于一句亲切的问候。它或许隐藏在轻轻掩门、叩门声中的清响中,又或许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留堂。
有一次,我因为没有背好《诫子书》,被刘老师留堂。刘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他让我们抄写十遍这篇短文。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很简单,但对于像我这样属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刘老师并没有放弃我们,他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下午。
到了五点,刘老师下去做操,但他并没有忘记我们的任务,还不忘叫我们下去背书。他知道,只有背完我们才能回家,不用饿肚子。当有位同学看到刘老师快走到教室时,他大喊:“刘老师来了!”顿时,整个教室变得鸦雀无声。老师上楼后,告诉我们不要只是机械地抄写,而是要边抄边记,一小段一小段地背,再一句一句地写,最后就能整篇背下来。他强调一定要记住,不要一味地抄写。
过了一会儿,刘老师的儿子也来到了教室。他一手拿着书给儿子听写,一边听着我们背书。每当我背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回到原位继续练习。每当她听完两个同学背书后,都会举起手把额前掉下的头发甩上去,然后继续听我们背诵。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可以去老师那里再次接受考验,看看我是否能通过背书的测试。因为太紧张了,我拉了拉衣服的链条,把本子放在身后,卷起来。刘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每当我背到不熟练的地方时,她总不忘提醒我。她会举起手放在胸前,上下摆动,说:“停,应该是……”在她的提醒下,我终于能够背下来了。
这时已经是六点多钟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像一口黑锅底一样。后来听说,刘老师为了我们奋战到了七点钟。刘老师宁愿自己和他的儿子挨饿,也要我们背过关《诫子书》。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刘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吗?我想,这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和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