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自信、自负这三个词,仿佛是一根无形的绳索,将我们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就像是天秤的两端,一端是自卑,另一端则是自负,而自信则像是那个平衡的砝码。如果自信过旺,就会滑向自负的一端;反之,如果过于低落,则会跌入自卑的深渊。
以我们班级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个词在我们中间的体现。我们的班级被分为三个等级:优级别,中级别和差级别。优级别的同学常常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排挤他人,嘲笑别人。有一天,一位名为小A的同学骄傲地说:“明天的考试我一定能得100分!”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她写完试卷后,自负地认为自己一定能考100分,所以没有去检查,结果看错了两道大题,最后只得了84分。相比之下,同样是优级别的小B,在写完试卷后用手指着题目仔细检查了三四遍,还不时在草稿纸上反复计算。考完试后,她自信地说:“我一定能考100分。”果然,她的试卷上鲜红的100分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向她亲切地招手。
为什么两个人都说自己一定能考100分,但真实分数却相差那么大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做法不同。小A自负地认为自己100分没问题,所以没有去检查,而小B则是认真检查之后,才自信地说:“我靠100分没问题。”这告诉我们,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自负,最多只能自信。
小A经常嘲笑差级别的同学,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非常自卑。有一次,小A坐在差生小a和小b之间,她先看了看小a的试卷,又看了看小b的试卷,然后指着一道题对小a和小b说:“你们这道题做错了。”小a因为自卑,想:小A成绩那么好,肯定是她对,便把答案改了。而小b则再次认真地把题目读了一遍,仍然没有发现错误,于是他对小A说:“我自信我是对的。”“哼,不信拉倒。”小A不屑地说。
成绩下来后,那道题小b的答案是正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也不能盲目地妄自菲薄,因为那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自卑。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要有自信,但也不能过度自信,否则就会变成自负。我们要找到那个平衡点,让自卑、自信和自负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