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

当前位置 /首页/记叙文/叙事/正文

爱国情怀

750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读过很多屈原的诗。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句诗如同一座山峰般屹立在我的心中,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随着我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学习,逐渐了解了这句诗背后的背景故事。屈原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自幼就热爱读书,长大后在楚国担任官职,忠心耿耿地为国家工作。然而,楚王却听信小人的谗言,革去了屈原三闾大夫的职位,并将他流放到汉北。就在同一年,秦国攻破了楚国,汉中沦陷。在这之后,楚王重新启用了屈原,但此时的楚国已经日益衰落。没过多久,屈原再次被流放到了江南,最终在62岁那年,他选择了投汨罗江,葬身于江鱼腹中。

尽管屈原两次被放逐,遭受到了世人的误解,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希望能为楚国做出贡献,而不是去别的强国如秦国发展。这种从一而终的精神,既浪漫又令人敬佩。“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句话大概就能概括他这种忠诚的精神吧。这句话出自他的《橘颂》,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首屈原的诗。屈原以橘子来比喻自己对楚国的忠诚,因为它南橘北枳,他“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也“行比伯夷”,这种精神让屈原向往。后来,他也确实做到了,无论世人怎么看他,他始终效忠于养育自己的国家。

与“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在被放逐时所作。诗中讲述了屈原与一个渔父关于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辩论。渔父认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屈原则完全相反,他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在这首诗里,屈原用对比的手法又一次明确了自己的志向,他那种不管世俗眼光,一心为祖国付出的精神再一次得以体现。

最终,屈原带着他那苏世独立、从一而终的爱国情怀,以及他那察察之身、皓皓之白,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他的精神和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永恒的瑰宝。

 

 

word文档
爱国情怀
将本文Word文档免费下载到电脑或在线打印

下载文档

打印文档

英文作文

TAG标签:
本站内容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