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当前位置 /首页/记叙文/节日/正文

九九重阳节

900

在民间,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等。这些习俗源远流长,伴随着岁月的沉淀,也诞生了许多赞美重阳节的诗篇,许多名篇传诵至今,成为千古佳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首诗以菊花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而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如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通过描述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共度重阳佳节的心情,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古代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风俗的记录者。有的诗篇至今流传不衰,成为我们了解古人生息方式和生活习俗的重要窗口。

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汉初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侍候戚夫的宫女环环也被赶出宫,嫁樵夫为妻,居住在乡间。日久,她与姐妹们叙述宫内之事时传出:“每年九月九日,上至皇后、妃子、宰相太臣,下至侍众辇夫、宫女都要佩戴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九九重阳”求长寿。乡亲们听了信以为真,纷纷效仿去做,渐渐传遍全国城乡,称谓“重阳节”。

另一种说法是,东汉年间,汝南有个人叫桓景,醉心仙道。后来,听说终南山有位仙人叫黄长房,可降妖除魔。于是便弃家,背上行装朝终南山走去,历尽千辛万苦,矢志不移,终于拜在黄长房名下演习法信,历时三年之久。一天,黄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灾大难,你得赶回去。”同时嘱咐道:“先让你们全家老少,肩膀上都披戴茱萸,然后走到附近最高外,饮菊花酒,大难可除。”桓景听后火速跑回家中,于九月九日那天按黄长房所说的去做。天黑一家人平平安安回到家中,一看鸡狗牛羊都死了。次日,桓景回到终南山向黄长房诉说情况。黄长房说:“今后每年九月九日,必登高处,披戴茱萸、饮菊花酒。”

旧时,重阳节食俗,兴用发面卷枣、粟子或肥肉蒸糕一说,糕谐音高,有的人家蒸九层糕,象座宝塔,上边用面食捏只羊,寓意重阳(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菊花酒、插茱萸,这些习俗早已不复存在。民谚说:“九月九阴,一冬温:九月九晴,一冬凌。”九九可预测气温变化。

 

 

word文档
九九重阳节
将本文Word文档免费下载到电脑或在线打印

下载文档

打印文档

英文作文

TAG标签:
本站内容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